林毅夫:如何让美国服气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导读:中国的人均GDP如果能够达到美国的1/2,我相信世界就会恢复到一个新的格局,因为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的经济规模就会是美国的2倍。
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想美国就会服气了。首先,他没有东西可以卡我们脖子。第二,中国那时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2倍了,美国再不高兴,再吵再闹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第三,中国那时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2倍,而且中国还会比美国发展得快。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想任何国家要发展,要创造就业,都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那时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中国,美国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就业,也就必须跟中国搞好关系。中美两国如果搞好关系了,我想世界格局就稳定了。
今年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初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很高兴在今年这个目标成功完成了,并且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全面脱贫,这个目标在去年年底就顺利完成了。
消除贫困可以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一个追求,所以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是非常了不起的,并且消除贫困也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追求。在2015年联合国庆祝成立70周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有17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消除贫困。那么,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我们是提前十年实现了这个全世界的一个共同追求。
在前面100年努力的基础之上,现在我们开启的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个新征程分成两个阶段目标:
第一,到2035年的时候,中国初步建设成一个中等的发达国家;到2049年的时候,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些目标都非常的宏伟,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也面临不少挑战,像人口老龄化,像我们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要“碳达峰”,2060年的时候要实现“碳中和”,并且随着我们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了,怎么来满足?同时,这个世界现在面临新的科技革命,再加上全世界面临一个新的不稳定的局面,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中美关系也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在面对这些问题,追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过程当中,总书记讲说,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份召开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时候第一次提出的这个论断。为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想经济是基础,而且看经济是特别容易理解的。比如说,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这八国是当时的八个列强,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他们这八个工业化国家的GD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占当时全世界的50.4%,也就是一半。
大家知道,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匈帝国解体了,退出了列强,加拿大崛起了。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形成了所谓的七国集团,后来俄罗斯加入了,变成八国集团。这个八国集团(美、英、德、法、意、俄、日、加拿大)它们在2000年的时候GDP加起来占全世界的47%,也就是从1900年的50.4%变成了2000年的时候47%,下降了3.4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民族主义风起云涌,因为当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是这八个国家的殖民地,或者是势力范围之内的半殖民地。那么,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开始追求他们自己的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可以讲,一百年的努力,这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经济只上升了3.4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整个20世纪就是被这八个工业化国家所主导。当中尤其是美国,美国在19世纪末从经济规模就已经超过英国,尤其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国力逐渐衰退,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就变成主导权世界的国家。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的GDP,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的1/5还多一点点。
但是,到了2018年的时候,这八国集团的GDP就从47%降低到34.7%,也就是1/3多一点点。这八个国家经济不断下降,主宰世界的力量逐渐地力不从心。最明显的是到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八国集团就被20国集团(G20)所替代了。
为什么八国集团他们的经济规模会下滑得这么快呢?我想最主要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中国1949年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的经济规模占全世界只有4.2%,到1978年年底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规模只占全世界的4.9%。但经过改革开放以后这40年来的高速增长,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变成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因为经济是基础,随着我们经济规模在全世界的提升,我们在全世界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在这种状况之下,美国就开始有危机感了。所以,在奥巴马的时候就提出重返亚太,把他在地中海、大西洋的舰队重新配置到太平洋来,想对中国造成军事包围圈。特朗普上台以后,更变本加厉,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接着是科技战,像对华为的断供。总的来讲,就是要打乱中国发展的步伐,要围堵中国。
现在拜登上台了,我们知道美国想压制中国发展已经成为两党的共识。所以,不管谁在台上,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想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障碍的企图心是不会变化的。中国和美国现在是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已经超过美国了,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美国还是比我们大一点。不容否认,美国现在科技力量等各方面是比中国强的。但是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有各种摩擦,必然给世界带来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我想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的一个必然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我们怎么样才能驾驭这个变局?怎样世界才能恢复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利于大家发展的格局?我想最关键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如果能够达到美国的1/2,我相信世界就会恢复到一个新的格局,因为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的经济规模就会是美国的2倍。但更重要的,中国我们有东、中、西部,东部还是发展快一点,收入水平高一点。我相信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一半的时候,北京、天津、上海,加上东部的沿海五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三市五省加起来人口,他们的人均GDP会跟美国处于同一水平。
这种状况之下,如果我们人均GDP跟美国相当,代表什么?代表平均劳动生产力水平跟美国相当,产业技术水平会跟美国相当。现在,美国甚至可以卡我们脖子,因为它科技比我们强,到那时候我们的科技产业跟美国并驾齐驱了,美国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卡中国的脖子了。而且我们还有中西部10亿人口,那时他们的人均GDP大概是美国的1/3左右,还属于追赶的阶段,所以这些地区经济还会发展得比较快一点。
那么,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想美国就会服气了。首先,他没有东西可以卡我们脖子。第二,中国那时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2倍了,美国再不高兴,再吵再闹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第三,中国那时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2倍,而且中国还会比美国发展得快。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想任何国家要发展,要创造就业,都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那时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中国,美国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就业,也就必须跟中国搞好关系。中美两国如果搞好关系了,我想世界格局就稳定了。
也有过去的经验可以参照。比如说,我们讲日本,1900年它是列强之一,八国联军的一份子,2000年的时候八国集团日本也是当中的一份子,他是唯一的亚洲的国家进入到这八个国家。可以讲整个20世纪日本是亚洲的领头羊。我们知道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经济是基础。所以,日本的右派心里就很不舒服,就开始制造钓鱼岛这些争端,希望打乱中国的步伐,来阻碍中国的发展。但现在日本为什么跟中国关系又开始趋向缓和呢?我想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日本的2.8倍,他再不高兴,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是,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2008年以后,全世界每年市场扩张的30%在中国,日本为了解决自己国内的发展,他就需要跟中国和好来追求合作共赢。
所以,我想中美关系也会是这样,中美的紧张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要趋向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也需要中国继续保持相对快速的发展,才能够驾驭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1978年到2020年,连续42年,我们平均起来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9.2%,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我们当然还是生活在这个奇迹的时代里面。
但是,展望未来,我想有各种比较悲观的看法,认为中国已经维持了42年9.2%的增长,很多人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一种看法就是说,过去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我们落后,我们在追赶。但是,到2019年,最新能用的统计数据,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4128美元,这是根据2017年美元的购买力,然后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我们按照购买力平价2017年的美元来计算,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世界表——它在收集统计各个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经济规模等等。
那么,有些学者就研究,14128美元,这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了。他发现其他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比如说德国,达到14128美元的时候,它在后来的16年(因为我们现在想看到2035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时候),德国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只有2.3%,德国还是被认为经济发展好的工业化国家。
再来看日本,日本是在1975年的时候,它的人均GDP按照2017年的美元所计算的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14128美元。日本从1975-1991年,同样16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只有4.4%。所以,如果日本、德国这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它们在同样一个水平之下增长速度只有2%点多到4%点多。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大概顶多也就是4%点多的这种增长的可能。
可以看世界上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经济发展很慢。像日本,这些年它的经济增长就是在1%左右。因此,有的学者也就会认为说,我们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了,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更低,跟过去42年每年9.2%的经济增长相比,会是一个非常大幅度的下滑。
但我个人跟这些学者的看法不太一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通常能够比发达国家快,因为一般发达国家的发展通常是人均GDP增长平均每年2%,然后加上人口增长可以达到每年3%-3.5%的经济增速。如果人口增长1%,其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也就每年3%;如果人口增长比1%多,其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可以达到每年3.5%。
那么,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连续42年保持平均9.2%的经济增长?靠的是在追赶阶段的后来者优势。但是,看后来者优势,我认为不是看我们现在的绝对水平多高,比如说,中国人均GDP14128美元,而是要看我们和前面我们的追赶国家的差距,比如说美国。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有美国的22.6%,1/5多一点,不到1/4。
我们可以看其他国家,比如说,德国,什么时候它的人均GDP是美国的22.6%左右?德国是在1946年,它从1946-1962年16年的时间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4%。日本是什么时候它的人均GDP是美国的22.6%左右呢?是在1956年。同样日本从1956-1972年维持了16年平均每年9.6%的增长。还有韩国也是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当它人均GDP是美国的22.6%的时候是1985年,到2001年它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达到9%,这里还要附带提一下,韩国是在1998年的时候遭遇到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经济出现负增长。即使在这种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它平均下来每年的经济增长还有9.0%。
所以,我们要知道后来者优势不是看我们自己的绝对水平,是看我们跟发达国家比的相对水平。所以,从后来者优势这个前提来讲,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有9%这样的一个发展的潜力存在。
另外,对中国来说,跟我前面讲的德国、日本、韩国还有点不同,就是新经济给我们的优势。因为新经济,像互联网、移动通讯、新能源这些有个特性,它产品的研发周期特别短,而且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就开始发展经济,所以它资本积累了上百年。
新经济研发周期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金融资本这些用的是不多的,这种产业其实我们和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我们跟发达国家比,首先来讲人力资本上基本没有什么差距,而且可能还有优势。因为人力资本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聪明才智,一个是后天的教育学习。先天的聪明才智,它是按一个常态分配的,人口当中可能有1%是天才,这个比例是任何国家都一样的。
但是,我们是14亿人口的大国,所以我们天才多。在研发上面,只要有突破,那就是突破了。那么,后天的教育学习,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一直到研究所,其实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小,尤其在这种新技术研发上,最主要是靠工科,我们工科的人数在全世界是最多的。所以,从人力资本来讲,我们跟发达国家比,可以讲没有任何劣势,可能还有优势。
同时,我们还有大的国内市场的优势,这种新的研发出来以后,马上可以进入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我们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配套。所以,这些讲起来,我们在新经济上面跟发达国家比至少可以并驾齐驱,实际上还有换道超车的优势,并且表现在独角兽上面。根据胡润独角兽榜,全世界那种创业不到十年,还没上市市场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在2019年的时候全世界有484家,中国206家,美国203家。那么,2020年同样是胡润独角兽榜,全世界586家,美国233家,中国227家,所以跟美国也是不相上下。
所以,这样讲起来,从后来者优势跟换道超车的优势,我们在未来应该还有相当大的快速发展的潜力。
人口老龄化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从观察上来讲,确实到现在为止,发生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经济发展都很慢,像我们的隔壁日本,它现在经济增长大概只有每年1%-2%之间。但是,我们知道人口老龄化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我前面提到发达国家它在过去一百多年平均每年的人均增长率是2%。如果它人口有1%的增长,它经济增长率就变成3%。它如果人口增长率像美国高一点,有1.5%的增长,它的增长率可能就达到3.5%。如果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增长,人口不增长了,当然它的经济增长就从平均3%、3.5%变成2%了,再加上如果它当中还有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可能就慢一点。
但是,中国现在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在发达国家它的技术进步必须全部靠自己发明,靠自己发明取得的成功当然回报很高,但绝大多数不成功。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经济增长是2%,因为它必须自己发明技术,然后它的技术,它的产业经济是在世界最前沿的,如果没有新技术发明,没有新产业出现,它就没有产业升级的空间。但是,中国现在还处于追赶阶段,我们即使人口不增长,我们可以把人口从劳动力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配置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那还是有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空间,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快。
同时,我们的退休年龄在全世界可能算是最早,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如果说因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的供给少了,我们可以延缓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更重要的,劳动力对生产的贡献不仅是数量的贡献,还有质量的贡献。我们可以用提高教育水平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所以,这样讲起来,我不能说人口老龄化对我们没影响。对我前面讲的9%的增长潜力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德国从1946-1962年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4%,他当时的人口增长是每年0.8%,日本从1956-1972年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6%,人口增长每年是1个百分点。韩国从1985-2001年,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人口增长是0.9%,我们在2019年人口增长是0.3%,将来可能会降到零。即使把人口因素考虑进去,我想对我们增长潜力的影响顶多也就是1个百分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讲,中国在未来到2035年之前还有8%增长的潜力。就是这么论证来的。
了解增长潜力,其实就像我们买辆新的车子,要看这辆车子设计的最高时速是多少,你这辆车子的设计最高时速可以跑上百公里,可以跑250公里,或者可以跑200公里,或者最高时速像在城里面开的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就是50公里。了解最高时速就是需要的时候可以开那么快,但是不是一定要开那么快呢?那不见得,你要看你碰到的天气的状况、道路的状况,你驾驶时候身体是不是疲惫,等等这些都要考虑进去。所以,中国有这样的8%的增长潜力,也不见得要开足马力,每年都达到8%的增长。尤其现在在新增长上面,我们追求的不是适度,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要解决环境的问题,“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用绿色增长的方式,我们还要在增长过程当中实现共享,所以我们要解决城乡差距,东中西部的差距,这些都要投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实际增长会比我们的增长潜力要慢一点。
整理自林毅夫4月27日在《论中国经济:挑战、底气与后劲》新书发布会的发言,未经本人审定。